2015年1月29日 星期四

這是國家自然公園嗎?這是壽山臺灣獼猴的家嗎?

這是國家自然公園嗎?這是壽山臺灣獼猴的家嗎?

 1.公設休息區及私闢休息區的合法化的桌椅(每張桌椅為新台幣36仟元整),皆被登山民眾做為泡茶、烤肉、煮火鍋與午餐的野炊的場所。
2.這些場所皆準備著彈弓、木棍與BB槍等,隨時攻擊出現於樹上之臺灣獼猴。

1.尚未合法化的私闢休息區,目前已死灰復燃了。
2.此處私人休息區的人,是捉臺灣畫眉鳥謀生,也疑似誘捕臺灣獼猴販賣。

以下請欣賞躲在角落的壽山臺灣獼猴之家庭是何等的和樂融融啊!

1.在此呼籲壽山國家自然公園籌備處,予壽山臺灣獼猴有個安全及完整的家,有這麼難嗎?
2.如果這麼難而難以做到?為何要蓋什麼「碗稞」的環境教育暨行政服務園區呢?營區拆了右重建,這又是 人民的血汗錢啊!

里長示好唇動

2015年1月8日 星期四

【中央廣播電臺-臺灣APP 「一槍斃命」台灣獼猴 林良恭:人猴戰爭非0與1的選擇】

【中央廣播電臺-臺灣APP 「一槍斃命」台灣獼猴 林良恭:人猴戰爭非01的選擇】影音內容請點
1.「原本兩年繁殖一次的獼猴,因為餵食,變成一年生一次,雌猴本來5-6歲才會成熟可以繁殖,現在4歲就成熟了,導致有餵食地區的獼猴族群量開始增加。」
獼猴本來是兩年生一次,現在一年生一次嗎?
Hsu et al. 2001年的研究中,台灣獼猴雌猴生育間隔有88.5%間隔時間為1年(平均364 ± SD29天)也就是生產完必須隔一年才會再生育。而有11%生育間隔為2年的時間(727±36天); 和1%間隔3年的時間間隔。
獼猴本來是5-6歲才會生嗎?
我們拿大家最喜歡的日本獼猴研究來看,日本獼猴的雌猴平均性熟年齡為3.5 (Takahata, 1980),看來台灣獼猴跟日本獼猴相較之下好像比較晚熟耶!
2.「那個猴子不是無限擴張,數量到達一個程度它就會分裂,就是說我一群變成兩群,然後兩群的活動範圍就更大了。」
安捏,在Hazama (1965), Takaragawa et al. (1978)日本獼猴的研究中獼猴社群的個體數高達100隻,都沒有分裂啊,難道是跨屌鬼?
而且獼猴分群的因素是非常複雜,Dittus (1985) 歸納出五個獼猴分群可能原因的假說,(1)多餘雄猴 (Surplus maless)(2)生態上的壓力(Ecological stress)(3)親緣關係稀釋效應 (Dilution of kinship)(4)失去統合(Loss of coordination) (5)雌猴在群中的適存性降低(Female fitness loss)
在台灣獼猴來說這五個假說還未完全解釋分群的因素,獼猴的社會結構以及社群成員間的互動是很複雜的,不是青青菜菜就會分裂的。
3.「你餵食牠,牠就不會去找食物。」
以壽山台灣獼猴來說光是覓食就花掉一天約四分之一的時間(28.15%,王敬平,2005),單憑人類餵食根本無法取代所有牠們的食物需求。
4.「脫序、潑猴、教壞囝仔大小、安樂死」
脫序是脫什麼序?脫誰的序?這秩序的規則是誰訂的?
5.綜合上述,我誠心地拜託林教授,可不可以不要用危言聳聽的方式誤導大眾?我們不贊成遊客餵食,要告訴大眾為什麼餵食不好,而不是拿一些非事實的誇張化描述去讓大家緊張,讓獼猴的觀感更負面。
餵食最大的問題點不是在於會使牠們喪失謀生能力或是搶食甚麼的,在於我們一般民眾在完全不了解獼猴的狀況下就貿然以食物作為誘因跟獼猴接觸,帶著一種施恩式的給予。
野生動物有著牠們自己食物食性,不應該輕易拿人類加工、添加的食物給牠。而一般民眾不了解獼猴行為,在給食者跟取食者之間很容易擦槍走火發生衝突,然後獼猴搶食攻擊人的傳聞就此傳開,因為不了解而產生誤解,這是種惡性循環。
好好解釋很難嗎?
為什麼要不斷的防治、研商、防治、研商、防治、研商?
要真正解決人民的困難不是關起門來一直開會,要走到果農身邊去知道災害發生的時間、農損的程度、作物價值的高低、種植的面積與位置,然後再來衡量要使用驅趕的手段還是有辦法轉型為生態觀光果園?
這些基礎不做好,再開20年的防治會議也是一樣。
又也許20年後就沒有台灣獼猴了。
延伸閱讀:
【台灣謎猴-餵食問題知多少?

 ·  · 

2015年1月5日 星期一

與其怪罪他人,不如反省自己!

與其怪罪他人,不如反省自己!
怪罪蘋果日報:「一槍斃命」的標題,太「恐怖」?以不實的「真相」來混淆視聽,更是「恐怖」!所以臺灣獼猴的生、死之「兩極化」的對立,尚未「塵埃落定」!因為學者與官員藉各種理由、原因,掌握臺灣獼猴生死之「權」。
1.回顧1989年特有種保育類臺灣獼猴是珍貴稀有類,何嘗幾時?降為第三級普通保育類。一路走來的目的就是將臺灣獼猴推上「可以」獵殺之途,這是不爭的事實。
2.第三級普通保育類在臺灣何其多?特有種保育類臺灣獼猴都可以獵殺,
是否意味著其他「非」特有種之第三級普通保育類動物都可以獵殺了,難怪臺灣保育圖鑑出現保育類的動物愈來愈多呀!
3.「一槍斃命」的話題出現後,學者與官員有所解釋?各媒體的報導也是分歧的批露?但是特有種保育類臺灣獼猴在某種情況下,可以獵殺也是不爭的事實。
4.同為靈長類的動物,有「人」是貴,臺灣獼猴是「賤」之分嗎?人有貧賤貴富之分,臺灣獼猴只有「位階」之分,位階之分那有「脫序」之分呢?所以沒有「脫序」獼猴,這也是不爭的事實。
5.臺灣獼猴長期被人類「汙名化」下,已在邊緣求生了。藉人道之說詞而可獵殺之,這已違背人的精神:尊重動物生命及生存的權利。
6.國外在檢討所發生之事,是站在「動物」的角度思考,然而於國內完完全全站在「人類」的角度思考。同樣是生存於地球上的人類,為何思維是如此地「南轅北轍」呢?
7.其實農委會拋出「一槍斃命」的話題,是在測試人民的反應如何?藉大多數人的反對而逼迫臺灣獼猴走上動物「實驗」之路。
8.全省臺灣獼猴「暴增」嗎?壽山「猴滿」為患嗎?實在「扯」到不行的胡扯,也睜眼說「瞎」話。為何不全省走透透呢?壽山猴滿為患?為何登山客如此「黑鴉鴉」的一片。
9.人這麼容易受騙嗎?確實是很容易受騙!沒有尋尋覓覓之尋根究柢的精神,只會相信所謂自以為「是」的人而人云亦云,有如「瞎子摸象」般。
10.人的思維真的很奇怪?似乎都站立「既得利益」的角度去思考!凡事有利就有弊,為何不從「正」與「反」的角度思考下列問題呢?
1)餵食獼猴造成人猴衝突?思考:餵食獼猴可造成人猴和諧相處?
2)不接觸獼猴?思考:接觸獼猴更了解獼猴的生態、習性及行為等等。
3)諸多問題的思考,於我的部落格已有說明,在此不便贅述了。
最後奉勸各位一句話:不要再「執迷不悟」了,所以「逝者如斯矣,來者可追也」,否則「讀聖賢書,所學何事」之譏!

2015年1月4日 星期日

愛者恆愛之,不愛者恆不愛之?那麼來個生命輪迴吧!

愛者恆愛之,不愛者恆不愛之?那麼來個生命輪迴吧!
1.今日上壽山良友亭尋找小偷群之成員(綽號:小偷女)未果,於其(良友亭至相思亭或良友亭至七蔓站)附近活動的社群,也沒發現右腳受傷的雌猴,期望此隻獼猴在養傷(因昨天傷口是血淋淋的)
2.再至鳳凰亭(四棵榕)附近尋找洪先生所說的雌猴,確認是小開心群之成員(綽號:原參女),此隻獼猴的右腳傷口已結痂了。
3.在沿途中及休息區看到登山客拿石頭丟擲獼猴,當時情境是獼猴經過而已。心想:人是萬物之靈嗎?應該是人是萬惡之淵藪!所有問題都是人製造出來的。
4.公設休息區之36的塑木桌椅被佔為野炊的置物桌,處處私闢休息區也擺設36的塑木桌椅也被佔為野炊的置物桌。當初取締私闢休息區時後,為何將私闢休息區合法呢?如今也解惑了。
5.有人關愛獼猴,我最「甘」心;有人厭惡獼猴,我最「怨」嘆!人走你的陽光道(陰間道),猴走他的獨木橋(無奈橋),干卿底(地獄)事?